亏损超10%产品还要收管理费 基民吐槽:浮动费率基金没跑赢传统固定费率基金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2021-05-27 13:28:21

近日,华安、国泰、万家等多家公募宣布下调旗下部分债券型基金或货币性基金的管理费率。不过,部分公募产品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雷打不动”收取不低的管理费,不少基民表示不满,戏称为“旱涝保收”。市场已有关于“公募基金产品应该在盈利后再收取管理费”的呼吁,但业内人士称,实际操作上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决。

亏损超10%的产品还要收管理费

主动性基金的管理费率通常相对较高,指数型产品的费率最低。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的货币基金中,多数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率低于0.3%,其中最低的为0.14%;债券型基金管理费率在0.15%~1.5%之间,其中半数以上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率低于0.6%;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基本在0.05%~2%之间,其中绝大多数管理费率超过1%。

去年是基金大年,除了新基金动辄吸金百亿、基金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外,公募基金全年获得的管理费也十分惊人。根据年报,去年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资产中取得管理费收入超过900亿元,同比增加约47%;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三大类型基金去年管理费收入分别为126.17亿元、418.85亿元、152.74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加约63%、49%与34%。

在收取方式上,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费多为固定费率、按日收取,计算方式是:日管理费=计算日基金资产净值×管理费率÷当年天数。在这种计算方式下,在年景不好或个别产品业绩不好时,就会出现基民一边要承受净值缩水的损失,另一边还要承担管理费这一支出,因此,不少基民对公募基金固定收取管理费率的做法表示不满。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中有115只产品(不同份额分开统计)收益率为负,其中绝大多数产品的管理费率为1.5%,只有6只产品的费率在1%~1.3%之间。有762只混合型基金年内收益率为负;管理费率方面,只有129只混合型基金管理费率低于1.5%,其余管理费率均收取1.5%。

记者注意到,在年亏损超10%的40只主动权益基金中,多达36只基金的管理费率为1.5%,包括年内亏损近20%的东方周期优选灵活配置、亏损超15%的长城双动力混合与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等。

据说格雷厄姆最早采用“赚钱才收费”

市场已有关于“公募基金产品应该在盈利后再收取管理费”的呼吁,即不实行当前主流的固定费率法,而是约定盈利后按比例收取管理费。这种方式在境外市场不算少见。曾有“巴菲特接班人”之称的李录执掌喜马拉雅资本,他表示旗下基金盈利6%之上才收费,这一方式借鉴查理·芒格。

实际上,“零管理费、累计回报超6%以上部分提取25%的业绩报酬”的收费方式,据说最早的发明者是格雷厄姆,巴菲特与芒格也曾使用过。国内一些私募基金也采取类似零管理费、按比例分成的方式。

使用“浮动费率”需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国已推出了浮动管理费率型基金,即打破固定管理费“旱涝保收”模式,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与业绩表现直接挂钩。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尽管浮动费率制度较固定费率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浮动费率的方式不见得是“最优解”。有基金公司人士称,尽管明面上基民是将管理费支付给基金公司,但在实际操作时,这部分费用会按比例以“客户维护费”的名义支付给销售渠道,强势渠道会获得相对更高的比例。如果取消固定费率,转为盈利才收取管理费,小型基金公司将承担很大的压力。

也有基金人士表示,浮动费率产品已再度开闸,“复出”后的首批产品上市一年有余,但从同期排名状况看,浮动费率并未给基金经理带来足够的激励。需要注意的是,浮动费率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捆绑,令人担心的问题是,浮动费率会不会导致基金经理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采取激进的策略。

有时候,某些基金经理可能采取太过激进的策略以博取更高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持有人的投资风险将大大提升。有业内人士指出,浮动费率制度下,基金经理们往往既要考核相对排名,又要考核绝对收益,这无疑对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9年底,浮动管理费率公募基金审批重启,如果看同类产品收益率排名,浮动费率产品业绩排名并没有出现明显优势。

有不少基民在平台吐槽称,同一位基金经理,旗下的浮动费率基金没跑赢传统固定费率基金,看不出浮动费率产品的优势。

目前全市场浮动费率基金超30只,类型覆盖权益、固收、货币和对冲型产品。有不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在当前公募考核机制下,基金经理需要平衡的因素增加了,或许会影响到基金经理的投研策略。“我个人认为浮动费率应该是公募行业趋势,但实际操作上还需要解决基金经理业绩考核、产品风控、持有人持有期等问题。”这位人士表示。

基金管理费率

基金类型 费率

债券型基金 0.15%~1.5%

股票型基金 0.05%~2%

混合型基金 0.05%~2%(记者 詹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