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收益率上涨的趋势已经持续了若干周,与其并肩走高的还有股市的波动率。多数观察家认为,这正是所谓再膨胀效应——伴随疫苗广泛接种,经济预计会大幅反弹,尤其是在美国,拜登政府还准备向经济再倾注1.9万亿美元的刺激,而这些都意味着通货膨胀和利率预期将双双走高。
上周,债市指标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1.61%,达到了近一年以来的最高点,而这自然引发了股市的一轮抛售狂潮。当周结束时,美股较之该周中期下跌了3%之多。
这一轮的振荡恐怕已经不是波动的间歇性发作那么简单了,因为看上去,收益率大涨很可能与美国财政部发售七年期国债有关。
这规模620亿美元的发售,所面对的需求之疲软达到了历史性的水平,其定价明显超过了市场预期。
外界对于美国政府债券的需求竟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时间在一系列市场都引发了“迷你闪崩”。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师和投资者们不能不去做更深入的思考:在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力度史无前例,且疫苗迅速铺开,经济复苏即将提速的大背景下,这历史性的低利率,以及各国央行对市场的不断干预,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一方面,在铺天盖地的再膨胀讨论声当中,美国联储依然坚持表示,他们短期之内既不会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操作规模,也不会考虑加息,而在另外一方面,众多重量级的经济学家都在发声,预言说美国经济今年的增长速度将超过5%,通货膨胀率年底时将超过3%。
诚然,经济增长预期速度如此之快,其实也不见得就是说情况有多理想,毕竟增长的出发点是疫情衰退的底部,但是即便如此,一旦紧急状态解除,美国联储或者其他国家的央行要继续其超常规的政策,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一方面,是债券利率处于超低水平,甚至是负利率,而另外一方面,是各国央行的大举购债,这就不能不让人有一个疑问浮上心头:长达四十年的债市牛市是否正在走向尾声?事实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有人不止一次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是每一次,债市的涨势最终都还是延续下去了。
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是反比关系,债券价格越低,收益率越高,对于投资者而言才越有吸引力。
现在,联储依然将利率压制在历史性的低点,如果没有他们的干预,在经济强势复苏的情势之下,利率早就该上涨了。然而,也正因为经济的强势复苏,在蛰伏几十年之后,通货膨胀很可能在未来再度抬头,而这就迟早会迫使利率走高——目前的联邦基金期货市场行情显示,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而且2023年还将继续。
目前,美国国债的供应量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而拜登努力推荐的庞大刺激计划无疑会让这个数字进一步膨胀,增大债券价格所受到压力。
在上周末发布的最新年度股东信当中,伯克希尔哈撒韦首席执行官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曾经专门指出,与当下债市牛市开始时的1981年9月相比,投资者能够从美国十年期国债当中获得的收益已经足足缩水了94%。
他说,近些年来,债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投资者生存了,那些高度依靠固定利息的群体,不管是退休金基金、保险公司还是普通退休者,都正面临着惨淡的未来。当然,在全球经济因为疫情爆发而坠入衰退之后,大家其实还是希望经济能够强势复苏的,而不是对此感到恐惧。与此同时,适度的通货膨胀也是受到欢迎的,过去的若干年来,不少重要央行其实都一直在试图重新点燃通胀,只是始终未能如愿以偿——2008年以来,他们就一直在进行这种尝试,希望以此带动投资、支出和经济增长。
对于固定收益投资者,尤其是退休者而言,债市坠入熊市其实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变化——因为持有的债券价格下跌,他们首先将遭受资本亏损,但是在未来,他们则将获得更理想的收益流。更加陡峭的收益率曲线会让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强化,让他们更加乐于放款。
多年以来,金融市场已经习惯并以自身的价位充分消化了“更长时间更低利率”的预期,将其视为是理所当然,市场参与者都坚信,一旦出现金融不稳定的苗头,各国央行肯定会出手予以干预,然而现实当中,任何市场利率的突然变化都完全有可能造成破坏,甚至使得整个市场陷入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当前持续高企的美股,乃至全球股票价格,也带着一个重大前提,即,投资者除了这里,已经找不到其他可以获得收益的替代场所。哪怕是那些高度杠杆化的企业,其债券收益率也低得吓人,让人恍惚间会产生他们是蓝筹股公司的错觉。似乎,根据风险定价的概念已经彻底失灵,自全球金融危机时代以来就与人们告别了。
如果这种向着更高利率的转变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迅速甚至加速的,与联储“更长时间更低利率”的安排彻底脱节,这种脱节就将同时给债市投资者和股市投资者造成巨大的危险。也许到那时,各国央行已经打造并运转了十年以上的高度人为操控,几乎零风险的市场架构,就将被市场洪水彻底淹没。(费绿)